在海港區(qū)燕海里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的眼中,“張秀英”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說熟悉,是因為居委會的每個工作人員都見過她,3年來,她每個月都會來居委會捐錢;說陌生,是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張秀英”到底是不是她的真名,每次問她,她都說是替別人捐的,你就寫“張秀英”吧。 “張大姐個子不高,看起來年紀在60歲左右,穿著很普通,臉上掛著風吹日曬才能留下的紅色。第一眼看上去,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居委會主任魏秀芹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她的情形。那是2012年1月的一天,張大姐來到居委會第一句話就是“我要捐款”,一邊說著一邊掏出1000元錢,“你們居委會最了解誰家困難,誰有困難找到社區(qū)了,你們就把錢拿出來。” 魏秀芹問她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她回答,“不用問我,我就是幫別人做好事。”一個月后,張大姐又送來了1400元捐款。在魏秀芹的再三追問下,她留下了“張秀英(音)”這個名字。這一天,居委會的捐款登記表上記錄著:“時間:2012年2月,姓名:張秀英、無名氏,捐款數(shù)額:1400元,地址:無,電話:無”。 之后的三年,張大姐每個月都要到居委會送來100元捐款。每次都是打個招呼,捐完錢就走,想問問她的詳細情況,張大姐總是拒絕。魏秀芹查了社區(qū)居民的名單,只有一個名叫張秀英的人,一核實并不是張大姐,還向社區(qū)居民打聽過,但大家都說平時沒見過這個人。 后來時間長了,魏秀芹和同事們也慢慢習(xí)慣了張大姐的存在,他們覺得,既然張大姐不愿說,他們就不應(yīng)該非把張大姐的老底兒挖出來不可。 如今,張大姐已經(jīng)捐了整整6000元錢。“既然人家相信咱居委會,咱就得對得起人家這份信任。每一次捐款,我們都記得明明白白的,花在哪兒了也記上賬向她匯報。”魏秀芹說,居委會曾組織社區(qū)“小虎子”去過一次市社會福利院慰問那里的孤兒,用張大姐的錢買了一些慰問品,花了1530元,現(xiàn)在張大姐的捐款還剩4470元。最近,他們準備拿出一部分捐款,在春節(jié)前幫助幾個貧困家庭的孩子。 本報記者 栗曉晗 (責任編輯:admin) |
服務(wù)項目
家政秦皇島
版權(quán)所有:秦皇島開發(fā)區(qū)鎖鎖開開鎖家政服務(wù)部
地址:秦皇島市開發(fā)區(qū)
電話:0335-8996110
手機:13473844268
聯(lián)系人:高先生
網(wǎng)址:wwww.buffdating.com
成功案例
3年匿名捐款6000元 為秦皇島好大媽點贊!
時間:2015-01-16 09:21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次
在 海港區(qū) 燕海里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的眼中,張秀英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說熟悉,是因為居委會的每個工作人員都見過她,3年來,她每個月都會來居委會捐錢;說陌生,是因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