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8本日記,遷安古稀老人張海彬用半個世紀記錄了從學生時代到軍旅生活,從工作崗位到退休賦閑、從相親相愛到夫妻生死相依的點點滴滴,8本日記記錄了一位老人大半生對生活對社會變遷的感悟和留給后輩的正能量。 1、點滴記錄心路歷程 “我16歲開始寫日記,我的第一篇日記就是記錄了我非常迫切想要當兵的愿望。”今年71歲的張海彬家住遷安永安小區(qū),他告訴記者寫日記是多年來的一個習慣,不僅可以記錄生活點滴,也會關注國家大事,記錄自己的感悟和看法。張海彬說,因為家庭原因,他只有小學文化。16歲那年看到村里很多年齡大點的小伙伴都應征入伍,自己也萌生了保家衛(wèi)國的強烈想法。直到22歲那年,張海彬終于實現(xiàn)了多年的愿望,正式成為一名軍人。當兵的路上看到火車窗外的景色,他向祖國保證:“放心吧,強大的祖國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來保護!”新兵營里的《動員拉練》、訓練場上的《登山軍訓好》,戰(zhàn)友夜里幫自己掖被子的《深夜暖流》、部隊生活中的《怎樣對待榮譽》《怎樣對待批評》等,這些日記都成為了張海彬軍營里的最難忘的經歷。 1976年,張海彬被分配到唐山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后來又調到首鋼。工作期間,他總是用日記記錄下他斗志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不僅激勵自己,也影響他人。“一個人總要有目標,只要為之奮斗,實現(xiàn)總是可能的。”張海彬說,工作時期的日記總是充滿著力量和激情。 2、想在有生之年圓大學夢 2004年,張海彬退休了。2005年的日記中,他寫下了自己的三個愿望:圓大學夢,環(huán)球旅行和繼續(xù)發(fā)揮余熱。 采訪中,張海彬告訴記者他有一個小秘密,就是他認為自己是中國年齡最大、年級最低的學生。“自從孫子上小學,我就開始和他一起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書。”張海彬感慨地說,因為家庭原因,小學沒畢業(yè)就輟學了,而繼續(xù)學習、考大學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為此,他和孫子一起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成績還很好,現(xiàn)在讀到初中一年級了,成績沒有小學那么理想了。”張海彬說,小學的時候,他用孫子的書在家里學習,考試讓孫子的老師發(fā)給自己試卷,再由老師判卷。后來,擔心打擾老師的工作,就回家自己判卷。“我語文好,將來歷史政治我覺得也應該沒問題,我們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我一定會堅持下去。”張海彬笑言,學習就和自己寫日記一樣,一定會堅持,堅持到寫不動、學不動為止。“只要我活著,我一定會參加高考,考一所大學,圓了我一生的夢想。”已到古稀之年的張海彬,話語里充滿了堅定。 3、用日記與亡妻對話 在張海彬的日記里,有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記錄與妻子一起生活的日子。而如今,妻子去世一年多了,他的日記便成了每日與妻子的“心靈對話”。 原來,張海彬的妻子在42歲那年便患上了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但在張海彬的悉心照料下,妻子漸漸好轉。“那時候,我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她,我必須對她好。”回憶起妻子在世時的日子,張海彬聲音哽咽。“我們倆也會生氣,但我們生氣的原因會讓很多人感動。”原來,張海彬上班前,囑咐妻子什么都不要干,等他回家。可是回到家一看,妻子已經拖著病體,把衣服洗好,這讓他和妻子“發(fā)了脾氣”。妻子生病期間,張海彬從飯店買來一條魚讓她吃,可妻子就是不吃,其實是妻子不舍得花錢,想留給張海彬吃。就這樣,張海彬照顧妻子30多年來,兩個人不離不棄相濡以沫的生活細節(jié)都被他寫進了日記。“那都是美好又珍貴的回憶。” 遺憾的是,妻子最終還是離開了。“老伴兒去世后,寫日記更成了我的精神寄托,我每天都要用日記與她對話。”張海彬說起老伴兒離開時的情景有些泣不成聲,“她離開前一兩個小時,還囑咐我要每天吃雞蛋喝牛奶保重身體。” “所以,現(xiàn)在寫日記成了我的精神寄托,每天都要在日記里和老伴對話。”張海彬說,除此之外,他依然堅持記錄生活點滴,關注國家大事和社會變遷等一切有意義的能啟迪后輩的內容。“我把日記曬出來,讓公眾能看到,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心,只想給年輕人帶來點正能量,讓人們不要忘記過去來之不易的生活。” (責任編輯:admin) |
家政秦皇島
版權所有:秦皇島開發(fā)區(qū)鎖鎖開開鎖家政服務部
地址:秦皇島市開發(fā)區(qū)
電話:0335-8996110
手機:13473844268
聯(lián)系人:高先生
網址:wwww.buffdating.com
新聞中心
遷安老人寫下8本日記 記錄半世紀人生和時代變遷
時間:2019-03-27 19:02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次
54年,8本日記,遷安古稀老人張海彬用半個世紀記錄了從學生時代到軍旅生活,從工作崗位到退休賦閑、從相親相愛到夫妻生死相依的點點滴滴,8本日記記錄了一位老人大半生對生活對